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生活

2021年,海南首次发现“虎乳灵芝”,70余人在一线真菌监测

各位看官老爷,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精彩内容不错过,方便随时查看。文|万象硬核编辑|万象硬核«——【·前言·】——»2022年4月,海南日报发布了一则消息,消息中称在海南,当地的医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灵芝!要知道,这种灵芝之前广泛得分布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,之前在海南这样气候温暖湿润的地方也没有发现过。直到2021年的时候,研究团队去到海南的一个热带雨林里面进行考察,结果在国家公园里面第一次发现了它的身影。研究人员觉得很不可思议,因为团队里面有和菌子打交道已经20多年的老成员,但是从未在海南发现过这种灵芝。那么这新品种的灵芝究竟是什么样的?它的出现为什么会让研究团队这么兴奋呢?«——【·珍贵的灵芝·】——»海南这个地方一年四季都比较温暖,所以非常适合各种菌类生长。而在当地就有这样的一个医学团队,每天的任务就是研究各种“蘑菇”。截止到2022年已经是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教授曾教授研究蘑菇的第21个年头了。他还被自己的学生们取了一个外号叫做“蘑菇教授”。在他工作的20多年的时光里面,曾教授几乎见证了海南大型真菌研究方面的成长。这项研究其实早在2001年的时候就开始了,当时想要去这些菌子们喜欢生活的地方考察一下可真是太难了,因为那个时候的条件实在是有限。不仅设备非常糟糕,而且学术上对于菌子的具体概念和分类都没有。所以想要研究菌子,就得自己干。那时候连个经费支持都没怎么有,所以一行人只能自掏腰包买各种设备;实在是找不到个靠谱的实验室,那就只能跟自己的同事去借,反正能利用的资源得全部都利用一遍。然后曾教授就带着自己的团队经常出去进行野外考察,想要收集当地存在的一些菌子标本。然后他们会试着将这些菌子驯化种植,然后创造一些有利的价值。就这样,曾教授带着团队踏足的地方也越来越多,到最后甚至遍布了海南全省。后来他们还在2012年的时候建立了一个真菌标本馆,现在这个标本馆里面放的不仅仅有海南本地的菌子,还有一些南方地区甚至是山东的菌子。他们希望这样的方式能够将一些菌子的种质保存下来,然后万一有一天这些菌子在野外灭绝了,那么他们也能够将它们保存下来。另外,曾教授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,那就是对一些数量非常少的濒危菌子进行栽培。而这些菌子里面就有很多是灵芝科。海南的野外生长着70多种灵芝,但是有很多种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。因为人们对灵芝这种植物都比较在意,所以早些年的时候当地的灵芝曾经被无节制地采伐过。所以后面人们再想要在野外找到这些灵芝就非常困难。科研团队每次出去寻找它们都会将找到的一些带回基地,然后尝试着对它们进行人工培育。比如他们曾经就对赤芝进行人工林下栽培,很快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正常情况下赤芝一年也就勉强能采集一次,但是他们种植的赤芝一年能采个8次到10次。这就意味着在相同的时间之内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就更高了一些。而虎乳灵芝也是其中的一种。虎乳灵芝是一种多孔菌,是马来西亚经常种植的一种食用菌。它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材使用,而且药力比较强劲,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。其实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发现虎乳灵芝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,但是并没有仔细研究过。但是当地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个能够入药,是个好东西。目前虎乳灵芝也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药用真菌之一。虎乳灵芝本体呈现黄色,菌盖比较圆,还有一根长长的杆子,身上带着细细的绒毛。它比较喜欢生活在腐殖质里面,靠着汲取腐殖质中的营养生存。要知道,灵芝的种类虽然比较多,但是能入药的实际上寥寥无几,所以虎乳灵芝的出现肯定是个令人兴奋的事情。这意味着虎乳灵芝在我国也是有可能实现野外栽培的。而且研究菌子和研究其他植物都不大一样,其他植物大概率会在一个地方生长很多年。但是菌子就不一样了,大多数菌子都不怎么长寿,所以完成繁殖任务之后就非常容易死亡消失。而且它们子实体发生的时间短并且位置都不怎么固定,想要在野外找到其实非常困难。所以为了能够随时监测这些菌子们的生长情况,团队的研究人员干脆在外面设置了33个专门的监测点。然后又安排了将近70个监测人员驻扎在一线,随时随地对这些菌子们进行检测。而远程的工作人员只要拿出手机,就能第一时间发现这些大山里的菌子们的出现和生长情况。如果发现了大个头的菌子,他们就会赶紧跑到它生长的地方进行研究,平时在外面遇到了,也会第一时间拍照。数年来的辛苦也收获了不错的成果,现在海南省在菌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走到了前列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也能看见市面上出现人人都能消受得起的“虎乳灵芝”。参考:海南日报《海南周刊 | 琼岛育“珍”菌:赤芝林下仿野生栽培》2022-4-19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分享到: